>

洪祖秋文學作品集 My Literature Page

杂文与议论文章

张灯结彩闹元宵

         元宵节是华人庆祝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节目,过后,新年也告一个段落,人们开始回到各自的岗位工作,等待另一个新年的到来。元宵节又称“上元”,过去是叫着“上元节”。上元之夜,才是“元宵”,也叫着“元宵节”。正月十五闹元宵,把我们华族庆祝新年的活动带上另一个高潮,也画上一个休止符。由于过去的元宵之夜,人们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人们在夜间逛街赏灯、猜灯谜、吃元宵而成为习俗,因此元宵夜也称为“灯节”。所谓“三十的火,十五的灯”,在旧俗里,元宵一定要挂灯,而华灯集中最多的地方就是“灯市”。

         元宵节起源据说很早期。一个说法是说在公元六十七年汉明帝永平十年的时候,当时佛教刚从印度传入中国,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,就命令百姓在元宵节点灯,表示对佛教的尊敬,乃称为习俗。

         另一说法是汉惠帝刘盈死后,吕氏一度纂权。吕氏死后,一心要保汉的周勃及陈平等人,乃协力除去诸吕,拥刘恒为主,即汉文帝。文帝接纳众臣意见,施以仁政,救灾济民,精心治国,是汉帝国有强盛起来。由于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,所以,每逢此日晚上,文帝就微服出宫,与民同乐,以示纪念。在古代,夜与宵同意,而正月又叫着元月,所以正月十五日就叫着元宵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元宵赏灯源自汉朝,在隋唐时更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,到了宋元时,京都灯市更是绵延达数十里之长。灯会的时间,在汉朝时只限正月十五一夜,到了唐玄宗时被延长到三夜,到了明朝又规定可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日。唐朝时灯会中出现了耍杂技的表演,到了宋代时才开始有灯谜。明朝时更增加了戏曲的表演。灯市时所用的彩灯,也叫着“橘灯”。

         灯谜始于南宋,其风格生动活泼富有风趣。经过了历代的传延发展与创造,到了今天还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、秋千格、卷帘格、白头格、徐妃格、求凤格等等百多种。

        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,元宵节又似乎更早就已存在。道教相信,元宵节是因为尧帝要下凡到人间来赐福。尧帝是古帝之一,是中国五帝时期的其中一位帝王。五帝时期是在公元前约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。由于尧帝理民,以德为政,他统治时期,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,所以在他死后人们就将他尊称为“天官大帝赐福神”。

         古五帝是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帝及舜帝。尧帝是帝喾的儿子,是帝挚的弟弟。当帝挚在位时,封尧为陶侯,后改封为唐,因此,也叫陶唐氏,伊祁姓,后挚传位给尧,尧以火德王天下,建都于平阳。所谓火德乃指五德之其中一德,也就是五行之德。古时以五行生克,为帝王嬗代之应,如少昊以金德王、颛顼以水德王、帝喾以木德王、尧帝以火德王、舜帝以土德王。尧帝在位时自奉俭薄,使民赋税收减少,因此民生富饶,获得百姓爱戴。据说当时有大风、、封、修蛇等恶物经常伐害民命,尧帝立刻派羿去收服。羿果然不负众望,在青丘泽水收除大风,在洞庭斩除及修蛇,在桑林力擒封,一时大快人心。是古时候传说的一种会吃人的野兽,则是古时候称猪的名称。尧帝后传位给舜,由于他的德政,道家把他称为“上元一品赐福天官大帝”,并相信在上元夜会下凡人间赐福,以表昊天覆民之德,因此民间在这一天都在厅堂挂起“天官赐福神”的图画,入夜时就要孩子提灯游街,表示迎接赐福的天官神的降临。在古时,男人就会聚合在宗祠里聚宴,歌诵迎福词,或高声赞喊“恭喜添丁发财”等,妇女则到三元宫去焚香求神保佑。也有人会到隔壁去偷听人语,以卜福兆。

         元宵节自古是华族大节日之一,然而在马来西亚的庆祝,却比不上台湾的多姿多彩,如台湾北港的朝天宫、朴子妈祖庙、台南的三官庙、大天后宫、天坛、新竹的城隍庙、鹿港的天后宫、台北的龙山寺、青山宫、祖师庙、松山的慈佑宫,都张挂花鸟、人物、动物、鱼龙等的花灯。花灯主要是以纸扎,或丝绘,或以玻璃纸黏贴而成。文人雅士则齐聚在庙埕,举行悬灯射谜。猜中谜底的人,即可击鼓三声后,领取奖品回去,这种非常艺术化很有意义的活动,就叫着“射灯虎”。

         元宵节也有流行吃“元宵”即汤圆的习俗。这个习俗据知起源于宋朝,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,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健康快乐幸福。元宵有分实心及带馅两种,有人喜欢包上甜酸咸香辣五味的内馅,且可用煮、炒、油炸或蒸焖等煮法烹煮,可谓色香味俱全。

         元宵节是我华裔大节日之一,它不但是春节最后的一天,更包涵着意义深长的民间文化传统,我们应藉这个节日把猜灯谜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延续下去,让我们中华文化万古常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