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祖秋文學作品集 My Literature Page

2009年3月的作品

如何处理夫妻两性之间的关系

 

        一对男女,从陌生到相识、相交、相知,然后携手并肩步入创设家庭的道路,通常都需要经过许多重的过程与阻碍,经历过许多困难与艰巨,最后拨云见日,守得云开见月明,才能缔结人类文明基本单位的婚姻,是应该珍惜的缘分。可是,非常惋惜的是,大约有15%的婚姻是以离婚收场,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。从资料显示,过去的十二年里,就有超过二十万对冤偶离异,影响超过十五万户家庭,而受影响最大的,莫过于最无辜的小孩。导致离异的主要因素,就是男女之间千丝万缕复杂的关系。所以,很多人说,一对恋人因了解而结婚,却也因了解而分开,难道说,结婚确实是应对了走进爱情坟墓的说法?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的先辈常说: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。能够结为夫妇,都说是前世姻缘,天作之合,缘定三生,百年好合。然而,如果详细阅读马来西亚廉洁研究院(Malaysia Insitute of Integrity)所提供的资料,实际上是离婚的机率却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大幅度的提升,另一方面,迟婚的现象也逐年在提高。就2005年,在163,828对结婚的配偶中,就有21,016起离婚事件,占了12%之多。这种与日俱增的离婚率,对于家庭制度组合造成一定的影响,也会遗留下很多的单亲家庭,对于社会构造的发展,显然有很大的负面影响。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严重影响到下一代,妇女与家庭部门更是建议要设立由专家组成的专门性小组,来为受影响的家庭进行辅导。随着时代的演进,离婚率却是逐年增加,难道说,男女之间,真的是因了解而结婚,再因了解而分开?

        从资料显示,男性结婚的年龄,从1991的28.2平均岁数,提高到2000年的28.6岁;女性方面也从表1991年的24.7岁提高到25.1岁,现代的人是越来越迟婚。让人较为惊讶的是,未婚的巴仙率,从1991年的43.2%提升到2000年的48.1%,涨幅达4.9%,相当的高。另一方面,生育率在我国,却从1970年的4.9%降到1980的3.9%,1990年代的3.3%,以及目前的3.1%。家庭平均人数,也从1980年代的5.2人,降到1990年代的4.9人,以及2000年代的4.5人。生育率的下降,我们可以说是因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,年青人拒绝大家庭的组织,许多家庭都会因为要有更佳更幽雅有素质的生活而减少生育。虽然如此,迟婚与不婚也应该是原因之一。1970年代,早婚的现象很普遍,15岁至19岁就结婚的巴仙率是16%,1984年时降到6%,2000年代又下降到4.8%。进入了二十一世纪,越来越多选择迟婚,或者干脆不婚,这是不是在说明,男女两性间关系的对立,越来越尖锐?

        男女的关系,从陌生到朋友,从朋友到恋人,再从爱人进一步成为夫妇,建立了亲密肌肤的亲情,本来就是这个社会的基本构造。然而,我们常说:不是冤家不聚头,冤家聚头几时休。男女间的情感,本来就像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,两性间的关系在长久的相处下,逐渐会将爱情转型到亲情,而两性之间的关系,似恨而实爱,总要给自己带来苦恼而有舍不得的复杂,在情投意合,你情我浓,在爱情逐渐消失在现实时,就会像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里面所写的:夫妻本是同林鸟,巴到天明各自飞。既然要结成夫妇,就要认真经营,要经营彼此之间的婚姻,就要确实明了男女之间存在的矛盾,以最大的耐心,最宽的包容心,克服心理与生理因婚姻而导致的转型与更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二十一世纪,资讯科技的一日千里,人类文明的大幅度迈进,很多人开始对家庭关系、两性之间的关系、社会基本构造的组成、道德风尚的遵循开始模糊,更多新一代甚至迷失了方向。我们可以从越来越高的离婚率,越来越多的迟婚,甚至是不婚抱着单身主义的巴仙率看出。这是一个警讯,倘若我们无视高科技带来文明负面的后果, 日后或可能让社会基本构造失去平衡,严重影响到族群的发展,甚至延生出因为离婚而产生的单亲家庭,在失去完整亲情的情况下而延生出社会问题。因此,一对男女在确定要结成夫妇之后,必须认真、确实去面对未来,居然死生契阔,与子相悦;就应该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论是男或女,结婚前与结婚后的生活迥然不同,两性之间各自都不同,所以在确定要步入婚姻的结合时,心理的建设是非常的重要。未婚前的女性是少女,是父母呵护的明珠,是男朋友的心爱宠儿,是人家的女儿,可以撒娇耍性子,不必做家务,怎样任性得到的都是宠爱。未婚的男性对于未来的伴侣,除了千依百顺,万千宠爱在一身外,更是不敢对爱人有任何指责,就算对方是无理的取闹,也会非常的容忍,同时会尽量把自己的缺点掩盖,让自己成为爱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对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结婚后,显然的一切生活作息都不一样了。结婚后的夫妇,一般上有两类生活,一是与家翁家婆,以及夫家的兄弟姐妹同住,另一个就是建设两人世界。不管是与家翁家婆住,或是两人的世界,新婚女性的心理开始会转型。在与家翁家婆,以及夫家的兄弟姐妹同住的情况,新婚女性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别人的媳妇,人家的太太,夫家兄弟姐妹的嫂子,身份不同,许多有形无形的框框突然都加在身上。这时候的她不可能跟身为少女时一样,可以睡到日上三竿,不可能象在父母家时无忌的任性,行坐举止都要合乎礼节,而且必须在许多人的目光注视与监督下生活,在这种拘束的生活,或多或少会让新婚的女性产生不安、拘谨与不习惯的心理,甚至会产生一些沮丧、忐忑与压抑感。另一方面,结婚前的许多憧憬,可能随着环境的不允许而跟心理所盼望的不同,床上突然多出一个睡伴的不习惯,都会造成这种情况下的新婚女性,心理开始有了委屈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上男性都是粗心大意,而且往往在娶了新娘后,就会以为妻子是自己人,不必像婚前那么样的呵护,也认为不需要太过掩饰自己。因此,新婚的女性就在压抑感正开始蕴聚时,发现丈夫居然没有自己心理所期盼的那么美好,又突然发现对方许多婚前没觉察到的缺点,心中开始萌起失望与失落感,然后延生为委屈感。这时候,如果她没有很好的心理建设,她会开始抱怨,而不甚其烦的丈夫,就会因为妻子的喋喋不休的唠叨,认为妻子没有体谅他在外面的为生活打拼的辛劳,妻子不够体贴,于是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抗、冷战,最后导致离婚的下场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够与新婚丈夫建设两人世界,不必与夫家父母同住的新婚女性是比较幸福,可是往往就会自我超越而不知觉。她会认为新建的家是她一手建设的,作丈夫的是坐享其成,结果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塑造成大女人,把丈夫当着孩子,或是下属来看待,丈夫在家里样样都受到管制,受到约束。丈夫偶尔迟归,大女人的作风,会兴师问罪,而且会限制丈夫的行动,殊不知这正式婚姻的最大忌讳。新婚的丈夫虽然粗枝大叶,不过也会怜乡惜玉,却不知不觉间在怂恿妻子的大女人性格。这种大女人性格,在丈夫一反感,就会造成很大的祸害,往往导致丈夫另投别抱,不是有外遇,就是导致离异的下场。

        综合上述的因素,男女两性之间的夫妻关系,应该建立于互信互重、包容忍让、无私付出,与及理解体谅的基础上,感情才能永久,才能相親相愛,永浴愛河,樂賦唱隨,縷結同心,百年偕老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对夫妇最重要的是要能互信互重,妻子必须绝对信任丈夫,而丈夫也必须让妻子有信心来信任他。丈夫是一家之主,纵然妻子也是职业女性,在东方社会的父权主义里,虽然是男女早已经是平等地位,彼此互相尊重,还是非常的重要。尊重包括了个人隐私,生活起居的尊重,以及言谈举止。有了互重互信,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,也保留了一定的缓冲空间,让彼此有一个可以喘息与周旋的地带。

        包容与礼让是必要的。不管是男的娶女的,女的嫁男的,居然确实要与对方厮守一生,就应该接纳对方的一切。接纳包括了一切,包容对方的缺点,容忍对方的不足,接纳对方的所有,与此同时,礼让更是非常的重要,丈夫需要尊重,妻子应该在各方面作出礼让;而妻子更需要丈夫的体恤与谅解,尤其在她刚转换环境,必须面对诸多的改变,无形与有形的监视注目,生活的拘谨与拘束,丈夫的协助、体贴与谅解,丈夫的包容与礼让是绝对需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人的厮守一生,是共同在建设两人的世界,延续及发展社会的架构,需要两人的合力同心,无私的付出,所谓金石同心,宜室宜家。双方的无私付出是建设家庭的主要动力。只有彼此真心的付出,毫无保留的付出,真心真意的付出,共同为彼此认同的家庭建设而付出,才能够有永恒的爱情,不会因为日久天长而让感情淡薄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是理解与体谅。这是每一对夫妻都应该给予对方的感情。丈夫在外面打拼,或许会受到一些委屈,如果他将家庭视为温暖的窝,他会非常的珍惜。相同的,如果妻子能把家打理得非常温馨,让丈夫感到非常的窝心,则一个美满的家庭会让彼此感到非常的珍惜,而建立在这个家庭的,就是理解与体谅。如果妻子不体谅丈夫的辛劳,整天喋喋不休,会让丈夫另觅爱巢。相同的,如果丈夫不珍惜家庭,会让妻子灰心,下堂求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幸福的家庭,相敬如宾的夫妻,建立于两人的意愿。最重要的是彼此互相要懂得去经营,要彻底了解彼此之间的需要与体谅双方各自所面对的问题,基于体谅、包容、互助与彼此扶持,那么婚姻就能持久,真正的达到厮守一生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