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祖秋文學作品集 My Literature Page

杂文与议论文章

五月初五端午节

         五月初五日端午节,谁都知道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可是如果有人说,这个节日也跟钟馗有关,我想很多人都会为之愕然,觉得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     端午节又叫着端阳,古时候也叫着端五、重五或重午。根据《风土记》上记载:仲夏端午,烹骛角黍。”又注曰:“端,始也,谓五月初五也。”《岁时杂记》也记载:“京师市廛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,初二为端二,数以至五,谓之端五。”所以,所谓“端”即开始的意思,端五就是初五。至于重五或重午的“重”是重复的意思。《宋试刘温叟传》里记载:“明年重午又送角黍。”从这我们也看到,端午节应节的食品是“角黍”,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粽子,而靠水的地方,就有赛龙舟的活动。当然,我们更熟悉的是,这个节日是纪念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。

         屈原名平,战国时楚国归乡人,仕楚为三阎大夫,被奸臣谗言所害,见疏于怀王。后来怀王客死在秦国,顷襄王即位,群小用事,结果屈原被放逐到江南。由于忧怀国事,不能自己,最后抱着石块自投汨罗江。传说屈原投江之日,当地的土人纷纷驾船前往拯救,那料到船远至洞庭湖,只见天水茫茫,仍然找不到。于是众人相约以岸边的亭子为目标,争先鼓棹而归。后人沿此俗,乃成为竞渡之戏。根据《荆楚岁时记》注曰:“按五月五日竞渡,俗为屈原投汨罗日,伤其死,故并命舟楫以拯之。”又隋书《地理志》中说:“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,土人追至洞庭不见,湖大舡小,莫得济者,乃歌曰:‘何由得渡湖?’因而鼓鼓棹争归,竞会亭上。习俗相传,以为竞渡之戏。”后来的人就造成十馀丈的船,装上龙头龙尾,就成为龙舟了。“龙舟”之称,据说始自唐朝,赛龙舟时,锣鼓喧天,以鼓声指挥伐舟者划一动作,激长士气,增加速率,以期获得竞赛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,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,后世人称为《骚体》,也被称为《楚辞》。他的作品中,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、《天问》、及《九章》,千古传诵。所以,端午节也被称为“诗人节”。

         “角黍”就是粽子,据说楚人因悲伤屈原投汨罗江而死,爰每年此日,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到了东汉建武年,有一长沙人欧回,白天里做梦,见到一个自称三阎大夫的对他说:投水的祭品,常常给水里的蛟龙吃掉,所以希望日后以栋树叶塞竹筒,以五彩丝缠绑,因为蛟龙是怕这二样东西的。这段纪录在《续斋谐记》中说:“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,楚人哀之,每至此日,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汉建武中,长沙欧回,白日忽见一人,自称三阎大夫,谓曰:‘君常见祭,甚善。但常所遗,苦蛟所窃。今若见惠,可以栋树叶塞其上,仍以五彩丝缚之,此二物蛟龙所畏惮也。’回依其言。世人作粽,并带五色线及栋叶,皆汨罗之遗风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 后人于是用菰叶裹米,今人则多改用乾竹叶来裹糯米,制成粽子,这是当年的遗俗。据《风土记》里记载:“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,令烂熟,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。一名粽,一名角黍。”后来的人,乃从吊屈原的五彩丝把一些习俗加了进去,如采艾叶悬挂在门上,据说可以避毒。这个习俗,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就这么记载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以避毒气。”宋代时家家以桃、柳、葵花、蒲叶、佛道艾等铺于门前,钉人形艾叶于门上,也把紫苏、菖蒲和木瓜切碎配上香料装在梅红色的匣子里。这个习俗,《东京梦华录》内如此记着:“紫苏、菖蒲、木瓜,并皆茸切,以香药相和,用梅红匣子盛裹。”后世也就有人佩带艾叶或加工后的艾虎。

         到了民国,端午的习俗又慢慢演变成除了在门口插上艾叶和菖蒲外,还把两张黄色小签条,上面用朱砂写着:“艾旗招百福,蒲剑斩千邪。”贴在门的两边。接着,饮用艾酒和雄黄酒的习俗也被引了进来,据说喝了雄黄酒可以辟除五毒。这个传说源自《白蛇传》的故事,白蛇就因为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,而惹出祸事。到了今天,仍然有人相信在端午节时,把雄黄粉洒在住屋的四周,可以防止各种虫豸毒蛇等进入家中。这种习俗源自古代的北方,那时的人把蝎子、蜈蚣、蛇虺、蜂与蜮为五毒,在“毂雨”那天,把这五种毒虫画在纸上,再各画一支针刺着毒虫,叫着五毒符,贴在家中可以辟除毒虫。这种习俗纪录在吕钟玉的《言鲭》中:“古者青齐风俗,于毂雨日画五毒符,图蝎子、蜈蚣、蛇虺、蜂、蜮之状,各画一针刺,宣布家户贴之,以禳虫毒。”现代人把五毒改为蛇、蜈蚣、虾蟆、壁虎及蜘蛛,据说广东人在午时的时候,以朱砂笔在黄色签条上书写:“五月五日午时天中正节,书破官非口舌,蛇虫鼠蚁尽灭。”这种习俗早在宋朝也已有,只不过符文内容比较简单:“五月五日天中节,赤口白舌尽消灭。”家外祖母故沈氏美珍太夫人生前收集很多书本,每逢端午节必取出曝晒于艳阳中,说也奇怪,所有的书本从不会生蛀虫。

         有人或还不知道,抓鬼大王钟馗居然也与端午节有关系。清朝的吴曼云在其《江乡节物词》里的小序说:“杭俗,钟进士画像,端午悬之以逐疫。”而顾禄也在《清嘉录》里说:“五月,堂中悬钟馗像一月。”传说,悬挂钟馗的画像的习俗,在唐宋两朝是在除夕,到了清朝才改在端午节悬挂,这个改变,可能与《荆楚岁时记》中所说的:“五月,俗称恶月。”认为五月的端午节是在“恶月”里,悬挂钟馗的画像有驱除鬼魅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 屈原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藏之一,丰富了我们文化,让我们后一代能欣赏到如此美好的文章,我们应该对这个拥有崇高爱国思想的诗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,更应对传统的这个粽子节以热烈的怀旧心情来迎接。